沒有英雄出現的民族作文
文章分類:心情隨筆
你也會想看的:中國古代教育名言
篇一:考試作文——歷史因循之下沒有英雄
歷史因循之下沒有英雄
G1403 朱傑明
《三國演義》有著極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,而《三國演義》的廣泛傳播與閱讀,也難以估量地影響並固化瞭中國人的歷史觀。人們多以曹操為“奸雄”,而以劉備為“英雄”,因為他維護漢室正統,為政以德,廣施仁義,是“明君”之典范。但是,小說中的一些細節,卻令人對這貌似公允的判斷不禁產生懷疑。
關羽死後,劉備興師伐吳,屢戰獲捷。孫權開始畏懼,於是主動將當時把關羽處死的人五花大綁送給劉備。劉備一見之下,咬牙切齒,對二人行凌遲之刑,完後仍未解恨。在這裡,劉備“以厚愛為德”的面具出現瞭裂痕:“仁義”,絕非無等差,而是有著嚴格標準的。標準以外的人們,照樣需要承受人性裡最黑暗、最殘忍的一面。
另外,劉備對其謀臣的態度也值得玩味。劉備以禮賢下士著稱,但進位漢中王後,愈發憑個人喜怒而武斷專橫。有幾次謀士進諫,或指出劉備決策的失誤,或好言相勸,劉備“大怒”,甚至令“推出斬(本文來自:Www.bdfqY.cOm 千 葉帆文 摘:沒有英雄出現的民族作文)之”。讀至此,仿佛劉備背後出現瞭曹操的影子——“生命不被當做生命,隻是君主的一件工具”之觀念的化身。劉備與曹操的同一,是《三國演義》以劉備為“英雄”的歷史觀的破產;而劉備死後,後主劉禪的荒淫行徑,更讓蜀漢政權的光明正大顯得可疑。為什麼鞭撻曹操的同時還能頌揚劉備?他們在根本上不是一樣的嗎?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