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:南師附中
文章分類:心情隨筆
你也會想看的:與母親有關的名言_名人名言
篇一:南師附中摸底優秀作文點評
議論文
聽話
當別人要求你“聽話”時,你有兩種選擇:接受或拒絕。若你選擇瞭接受,那麼你選擇的不是服從便是認同。
意為服從的聽話是相當長的時間內人類社會的根基:從氏族酋長一直到封建國王,他們的社會中大多數人要無條件聽別人的話:縱使一名奴隸對他的主人恨的咬牙切齒,在鐐銬與木棒前他隻能選擇聽話;哪怕一名農戶因天災人禍交不出糧,暴虐的稅官也會使他不得不聽話。
可以看出,服從的聽話背後的實質,便是在“強權即公理”的邏輯下,對人類理性明目張膽的綁架。在這種“聽話”盛行的社會,平等與公正的種子不可能發芽。時代需要著不聽話的人。
他們出現瞭。他們是伏爾泰、孟德斯鳩、康德。三百年前啟蒙運動風暴的回響,至今仍徘徊在我們耳畔。正是這些當時不聽話的人,告訴瞭我們該聽什麼話。
“一切事物,若未經理性的檢驗,你便無須服從。”康德的話宣告瞭一種新的“聽話”形式的誕生,一個建立在這之上的時代正在遠方招手。
所謂認可的聽話,建立在雙方的共識基礎之上:合乎情理而沒有強迫,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聽命於他的國傢,是因為國傢向他提出瞭他認可的促進國傢與他個人利益的方案,而絕不是政府機關的壓迫與威脅。一個學生聽從老師的話,並不是因為老師可以為他提供有助於他升學的分數,而是他認可老師所講之物,所授之理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