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聯的作文怎麼寫
文章分類:散文隨筆
你也會想看的:與時間有關的名言
篇一:怎樣寫作春聯
怎樣寫作春聯
春聯,即為迎春所寫的對聯。春聯源出於桃符,這為不爭的事實。
據《淮南子》記載:滄海之中有度陰山,上有桃木,其屈蟠三千裡,其枝間東北曰鬼門,萬鬼能出入也。上有二神人,一曰神荼,一曰鬱壘,主閱領萬鬼。惡害之鬼,執以葦索而食虎,鬼怪見而畏之。因此,每年的除夕,人們就用桃木版畫“神荼”、“鬱壘”神像和虎、葦索掛於門上以驅鬼(邪)。後來人們覺其畫像和虎、葦索煩於事,乃用桃木版刻二神像或寫“神荼”、“鬱壘”名字,是謂之桃符。漸後寫些吉祥語,此乃對聯之雛形也。據《續事始》記載:始於秦代,元日造桃版著戶,謂之“仙木”。由此可見,從桃符到春聯,已經過瞭漫長的歲月。
春聯到底始於何時?清代梁章鉅《楹聯叢語》所載:“楹帖,始於桃符,蜀孟昶‘餘慶’‘長春’一聯最古”。該書認為: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君孟昶在歸宋前一年的除夕,自命筆題聯:
新年納餘慶;
嘉節號長春。
是為春聯之始,代代相傳,直至今日。
其所以如此,內中有一個情節,鮮為人知,說北宋滅蜀之後在四川的成都設立成都府,隨即由朝廷欽命首任知府,授以出任孟昶降宋的儀式。這位知府名呂餘慶,恰與孟昶聯的“餘慶”二字偶合,還不止此,“長春”二字又是北宋開國皇帝的誕生日。以“長春”二字命名號召臣民舉行慶祝。以後把這一天定為聖節。“長春”二字又與孟昶“嘉節號長春”末尾二字巧合.一位知府,一位皇帝,當然人們要奉為神靈,孟的春聯也跟著行運瞭。直至今日,仍然在人們的心中,把這副春聯命為首創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