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關琵琶的片段作文
篇一:“反彈琵琶”寫作文
“反彈琵琶”寫作文
摘 要:“反彈琵琶”的個性化寫作是一種思維創新,是一種靈活多變、富於想象的積極寫作方式。本文論述瞭如何巧用“反彈琵琶”方法引導學生寫作個性化作文。
關鍵詞:個性化作文;發散思維能力;逆向思維能力
由於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,學生作文存在著思維僵化、立意雷同、選材陳舊的問題,學生作文千篇一律、千人一面,喪失瞭作文的個性與活力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社會對教育提出瞭更高的要求。培養創新人才,推動社會發展成為教育的重要任務。“作文即做人”,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,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,“反彈琵琶”的寫作方法,在引導學生寫作個性化作文,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有著重要作用。
一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
要教會學生“反彈琵琶”,寫作個性化的作文,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運用發散思維的能力,即培養學生在作文時從不同的角度、不同的層次,對材料仔細辨析,對問題進行周密思考,讓思維盡情發散。在立意、選材時要分清哪些是通常的想法,如果避開通常的立意,還可以在哪些方面進一步打開思路,進一步挖掘,進而激活作文的思維。比如寫《我的老師》,大多學生會寫教師怎樣愛護學生,怎樣認真備課,自己犯瞭錯誤,教師耐心批評等。這固然符合題意,但寫的大多都是這些內容,就會造成立意或選材的“撞車”,顯得太俗套,缺少新意。遇到這種情況,就要有意識地跳出常規思維的圈子,讓思維開闊一些:“人傢都寫老師,我能不能再想開一點,我的老師除瞭一般意義上的學校老師,還可以是父母、鄰居、同桌,還可以是書籍、自然界的事物,隻要給我教育,教我知識的都可以是我的老師。”這樣文章立意就從局限中走出,創造出“人人心中有,人人筆下無”的境界。